刚于今年2月份落户贵州省贵安新区的生态文明创新园,是国内首家生态文明创新园,它由北京某研究院建设团队负责设计建造。在短短134天的建设期内,这栋房子的施工场地上没有出现大量的建筑垃圾和扬尘,甚至建设现场都看不见脚手架、竹木跳板、尼龙防护网等设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面有诸如二氧化碳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的功劳。一起来看看吧。
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揭牌仪式现场。资料图
据悉,房子墙体使用了一种集承重、环保与保温于一体的新型材料,墙体中布满了收集数据的传感器,楼顶的天窗薄膜玻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隐藏在地下的污水处理管道将生活污水引入区域内的生态处理池中,经过生物处理后再循环回到生活中。
这栋房子地基下3米左右铺设了长长的管道,夏季管道内的自然温度约为20摄氏度,热空气进入管道后自然降温再经过除湿后回到房间内,形成空气循环。冬季时,冷空气进入地下管道,在房子的地下室中利用一种杂木制作的高热能燃料进行加热,在经过除湿后将暖空气送回房间。
埋藏在墙体中监测室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PM2.5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会实时监控室内数据变化,并将数据传送到监控器上。根据数据变化,智能家居系统会实现自动调节室内能耗。
另外,当室外阴天导致室内光线不足时,监测亮度的亮度传感器会向智能家居系统发出信号,立即调高室内照明灯的亮度,反之亦然。可以说,这是一个循环有机环保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