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将是物联网领域的一个大风口,同时需要物联网作为基础。对此,移动设备、网关会持续增长,同时更需要一个外部的节点,即更多的智能互联设备。在这些智能互联设备中,需要有传感器、处理器,感测产品数据信息,再进行预处理,把数据信息上传到云端,在云端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挖掘。还需要供电,所有的设备都需要有电源。
对此,四个应用方向对传感器提出相应的需求。
一是需要环境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所处的温度、湿度以及人们暴露在阳光下的风险,是否需要补水,是不是在一个高紫外线的户外运动,是否需要做防晒工作,从而使人们更健康地运动。
二是需要惯性传感器,通过它来检测运动的跟踪、识别,告知佩戴者当天的运动量、消耗的卡路里以及运动的效果。三是需要气压传感器,检测用户当天所处的海拔高度、运动落差等,让用户的佩戴体验得到改善。
四是需要模拟类的传感器,主要是做一些心跳、心电图等信号的输入,还需要有低功耗的连接方式,把穿戴设备的数据和信号放到APP中,进行直观可视化的应用,让用户拿到自己的第一手的运动数据。
最后,还需要能量收集,在智能穿戴产品的大小限制了电池的大小,如何让电池使用更有效率,如何将运动带来的热量或室外的光转换成能量,增强电池电量,这应该是下一个发展方向。
此外,还有增强型现实的产品,最多是智能眼镜的应用,这块的需求来自于几点:一是微投影设备,这样对屏幕的依赖性会减少,眼镜镜片的设计会更灵活。二是语音识别,需要把在娱乐活动中的得到声音信号进行转化做一个合成,并需要手势合成的应用,这主要应用在娱乐活动中。
在智能穿戴发展上,应用比较多的是健康医疗类产品,低功耗连接是基础,还需要远程监控佩戴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远程的诊断、监控和电子医疗,通过放置惯性传感器对帕金森综合症、有睡眠障碍、有肥胖症的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可以用压力传感器检测青光眼的程度,或者进行预防。还可以加微流体驱动器,可以检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当血糖偏低的时候可以主动做一些胰岛素注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