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四川德阳举行的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暨物联网产业高端峰会上,展开了一场关于智能传感器助力中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讨论。在业内专家看来,没有传感器,云计算和大数据将难为无米之炊,物联网将走向空心化,智能制造等实体经济也就成为空中楼阁。
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暨物联网产业高端峰会开幕式,资料图
在本届高端峰会上,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分会副理事长郭源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审视当前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孱弱现状和战略重要性,国家应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从顶层设计上给予系统化的扶持。
值得关注的是,工信部牵头编制的《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年)》(下称《指南》)近期获得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郭源生认为,《指南》定位准确。可通过推动智能传感器和MEMS(微机电系统)工艺,打造100个传感小镇,以促进传感器集群化发展。
在本届高端峰会上,有研究所专家称其项目就是卡壳在传感器上。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攻坚阶段,智能制造成为主攻方向,但传感器却成为最大的短板。智能制造的本质是以数据的自动流动来解决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目前,大数据的难点之一就是采集数据,这有赖于合适的传感器。
郭源生强调,我国确实有了较强的产业基础,但产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基础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他感慨道,不抓传感器,智能制造没法真正落到实处。他打了个比方,传感器就如人类的五官和皮肤,如果手都烧着了,脑袋却没有这个信号可接受,还谈什么信息处理和决策呢?没有传感器,就算给机器人装50个微处理器,也无法做到智能。
会议现场,资料图
据统计,2014年我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销售额超过1200亿元,2015年约1300亿元。据赛迪顾问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传感器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1%。
对应于如此巨大需求的,却是孱弱的产业现状:大约有60%的传感器、80%的传感器核心芯片依赖进口,用于物联网的MEMS传感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新品研制仍落后国外近10年,产业化水平落后10到15年。
在郭源生看来,鉴于传感器产业小批量、多品种、规模小等特性,审视当前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孱弱现状和战略重要性,国家应从顶层设计上给予系统化的扶持,在国家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上给予等同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培育,并给予有效的资源配置,加大公共性平台的建设。
从眼花缭乱的可穿戴设备,到家庭用类人机器人;从汽车高铁到智能化工厂,传感器已无孔不入。以浦东机场周界围栏系统为例,其使用了超过1.9万个声波、电磁、光敏、压力、温度等传感器,加上备用的合计达2.7万只。郭源生认为,中国的传感器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围绕传感器的智能化、网络化应用,工业、汽车、养老、医疗,每一个领域的传感器都可以形成规模化市场。
发展传感器要解决规模化生产。在郭源生看来,声音、气敏、力敏、磁敏、光敏、RFID等六大类传感器都具备产业化基础,其中的基础核心技术就是MEMS工艺和无线网络化技术。
造传感器的不知道用户怎么用,用传感器的不知道怎么制造。针对供需不匹配,郭源生提出,结合区域特征和优势,构建自然环境+产业环境的双生态产业链,打造100个传感小镇,来构建国际传感器产业园――传感谷。
具体构想即:聚集100余家以上的公司和科研院所组成特色产业集群或基地,打造产业优势突出的专业传感器产品,形成年销售额1000亿以上,并以年增长大于20%的速度发展,构建国际化产业园。
郭源生最后表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传感器的春天已经到来,但能否跨越夏的喧闹、经受秋的萧瑟,最终收获到饱满的果实,还要看是否能确实推进产业化落地。